刍议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中的预防性保护
摘要
关键词
文物收藏;保护利用;预防性保护;措施
正文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各个时代的文物多如枚举、数不胜数,由于这些文物具有特殊性,是在成百上千年的历史潮流中留存下来的文化资产,其珍贵性不言而喻。当前,如何做好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利用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文物界热议的话题,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在致力于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利用工作。预防性保护作为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中的重点内容,可以通过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对文物进行全方位保护,避免文物受到破坏,主要是从文物自身以及文物所处的环境等方面进行预防性保护。我国的文物数量较多,已经超过了1亿件,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了6000家,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利用工作事关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此,对于我国的文物保护部门来说,需要对当前的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对当前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寻找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措施,使文物保护的能力不断增强,尽最大努力减少文物破坏的现象。
一、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中预防性保护的意义
在20世纪30年代召开的艺术品保护国际研讨会中,首次提出了“预防性保护”这一概念。预防性保护就是对文物收藏和储存的环境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文物周围的环境能够适应文物的收藏和储存需要,保持最佳的温度和湿度等,全面降低环境因素对文物的不良影响。自从预防性保护理念推出以来,我国的文物保护专家的学者始终都在对保护技术进行完善和优化,在文物收藏和储存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文物遗产的保护,我国也制定了很多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对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工作,彻底改变了传统文物保护的模式,对文物保护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革新,要求博物馆文物保护的环境符合相应的标准,颠覆了传统抢救性保护的方式,以更加积极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对文物进行收藏和保护利用,全面保障文物的安全[1]。
二、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中预防性保护的原则
(一)科学性
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中,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根据文物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对于文物保护人员来说,要明确文物保护的目的和原则,就是要在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利用中,避免受到各种人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文物来说,需要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为相应的文物设置符合文物储存要求的环境。文物保护人员需要在科学性原则的支持下,制定文物保护的预案,保证保护预案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发挥实际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效果[2]。
(二)前瞻性
前瞻性就是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中,文物保护人员需要具备预见性和发展性的眼光,对文物的收藏和储存环境进行系统评估,并且对影响文物收藏和储存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提高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效果。文物保护人员需要对整体环境进行分析,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发挥前瞻性原则的效果。
(三)经济性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需要落实长效机制,但是在实际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中,也要考虑到实际的成本支出,遵循经济性的文物预防性保护原则。因为我国的文物数量较多,文物的类型也比较多样,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物需要采取对应的技术措施,所以就会产生更多的成本。因此,文物保护人员需要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有效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保护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保护效益,在经济性的原则下,将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3]。
(四)便捷性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需要一套完整的保护预案,才能确保各项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顺利进行。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利用工作关系到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物保护人员必须要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性质产生清晰认知,根据文物的特性,来制定相应的预防性保护方案。在实施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相应的预案要具有可操作性,保证预案的简单性与可行性,方便文物保护人员进行及时的调整,才能更好地发挥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效果。
三、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中预防性保护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环境管理,保障文物的安全性
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中,需要将文物的收藏和储存环境管理摆在突出位置[4]。首先,需要调整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中的环境湿度,将环境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空气湿度过高对文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在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的场馆选择中,应避免湿气过重,以干燥、干净的环境为宜。对于一些室内文物来说,需要定期进行除湿工作,可以利用棉布、密封膜等进行除湿处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真空保存文物。同时,也要对污染气体进行有效预防。污染气体是破坏文物的重要因素,往往也容易被忽略,所以在预防性保护工作,需要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工作,比如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改善文物收藏和存储环境的空气质量。另外,也要对有害生物以及光辐射进行预防,以减少紫外线以及害虫对文物造成破坏。
(二)落实责任意识,加强文物保护意识
在实施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落实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的责任意识,加强相关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才能切实发挥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首先,需要对文物安全责任进行落实,分别设置不同层级的文物保护网络,制定文物保护的政策和规定,将文物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完善文物安全管理制度,推进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各项文物安全方案措施得到优化和完善。另外,也要加强对文物保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保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统筹进行各项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实施定岗定责措施,强化文物保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提高文物收藏和保护利用的水平[5]。
(三)健全保护预案,降低突发事件影响
由于我国的文物数量和类型较多,整体的保护管理难度较大,在实际的保护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所以需要健全文物保护预案,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6]。首先,对于一些自然灾害,比如火灾、地震、爆炸等,需要提前制定文物的转移方案,或者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文物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文物保护部门需要与当地的消防部门以及公安部门进行合作,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时,也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另外,文物保护部门也要定期进行突发事件的预防演练,提高文物保护人员的应急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进行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是大势所趋,只有做好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才能让各种文物留存的时间更久,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文物的魅力的价值。文物是一个时代的重要象征,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历史价值也不可忽视。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利用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提高对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始终贯彻落实严谨的态度,秉持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开发更多有效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文物的破坏,为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滕炳胜.未雨绸缪,加强革命纪念馆文物预防性保护与创新[J].炎黄地理,2023,(10):71-73.
[2]高慧.文物预防性保护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收藏与投资,2023,14(08):147-149.
[3]刘召祥,刘建华.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及保护中应用措施[J].收藏与投资,2023,14(07):134-136.
[4]陶红云.试述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在基层博物馆的应用——以贺州市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为例[J].广西博物馆文集,2023,(00):240-247.
[5]田强.加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发挥博物馆职能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2,(19):209-212.
[6]张蕾.影响博物馆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及文物预防性保护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5):132-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