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中“智慧国土”建设研究

期刊: 中华遗产 DOI: PDF下载

杨茗

(山东省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74700)

摘要

土地资源对国家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地管理土地资源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土资源开发等各领域均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对“智慧国土”进行阐述,对其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剖析,以期为“智慧国土”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智慧国土;土地资源;管理创新

正文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土地开发保护、土地行政管理、土地信息管理、土地产权管理等多个领域,关系到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智慧国土通过构建智慧国土系统,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改善现有的土地管理方式,提高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为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智慧国土”建设的内容

“智慧国土”就是在国土资源领域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实现由“数字国土”到“智慧国土”的转变,提升了我国的整体行政能力。

(一)智慧国土“一张图”数据库

“一张图”是“智慧国土”建设的基石,也是全国土地管理体系的核心。国土“一张图”就是通过查询、浏览和分析各类数据的综合,为各类数据的展示和分析提供良好的平台。“一张图”中的核心库是基于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和统一的地理坐标,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其他的一些基础资料,形成整体的国土信息体系。“智慧国土”依托电子政务、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三个平台,将大数据、 AI、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推进了国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

(二)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国土资源的智能化。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也越来越便利,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国土资源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集成,而云技术则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获得这些信息。“智慧国土”的建设离不开新的信息技术的支持,这既方便了国土资源的采集与集成,又大大提高了行政工作的效率,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

二、“智慧国土”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政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智慧国土”的实施,必将把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国家信息化进程中,土地管理方式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审批监督服务从传统的“纸张”到“电子政务”,通过对智能、便捷的要求,政府可以提高工作效能,提高工作质量。

(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

“智慧国土”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国土资源智能化管理能大大减少行政成本,提高企业的现代化运营能力。该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共享。“智慧国土”的建立也将给老百姓和企业带来很大的便利,让老百姓少跑腿,多做事。“智慧国土”是国家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迫切要求。

三、“智慧国土”建设下的土地资源管理措施

(一)制定“智慧国土”建设下的信息化逻辑模型

从目前国际上对先进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来看,无论是从进程上,还是从最终成果来看,都在许多方面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评估。为此,立足“智慧国土”的整体发展趋势,不仅可以准确地了解区域国土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还必须在“智慧国土”的基础上,为国家规划出更加系统的规划。

“智慧国土”的构建过程中,能够对全局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控制。通过引进国际上最新的资料采集技术,实现了各单位工作的协调与统一,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分阶段发展。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制定“智慧国土”建设的目标也应由整体向精细化过渡。

比如:第一,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按照“因地制宜”为指导,逐步从起步到智能发展;二是在进行定向变革时,也要根据“ABC法则”,有针对性地对施工对象进行操作;三是在编制“智慧国土”规划时,也要将管理状况、软件环境、硬件设施和信息应用水平等因素结合起来,逐步明确国家在实施精细管理和建设进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据此制订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设指标,使先进和科学的信息化建设得到持续提高。

(二)制定“智慧国土”建设下的信息化初步目标

“智慧国土”为背景,拓展已有的国土信息平台,突出区域协调管控方式,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利用、管理与规划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衔接为一体,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在实施“智慧国土”的基础上,既要注重城镇化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又要加强对乡村等欠发达区域的统筹发展,从而有效规避因资源配置不平衡造成的发展问题,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1 实现资料分享

当前,在“智慧国土”建设的大环境下,要以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基础,逐渐形成区域间的信息互联,并通过对信息技术进行最优配置,达到长效的使用效果。制定“智慧国土”建设下的信息化进程中,有关的各个部门能够运用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的经营监督和处理方式,通过实时的动态信息,在各种经营决策中实现执行力、协同性、联动力等便利条件。

2.不断升级部署信息化仪器设备

“智慧国土”的发展进程中,软件和硬件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对现有的装备需求,对现有的机构进行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升级,增强对装备的投资强度的正面作用,使之成为“智慧国土”的基本保证。通过持续更新配置各信息装置和仪表,达到了提高应用效能和工作要求的目的。

(三)提高土地植物覆盖率

增加森林覆盖度是解决森林退化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一个共同的问题。随着植被盖度的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可以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达到对草原资源进行最大程度地优化。同时,通过造林绿化等有关措施,从经济效益和土壤保护两个方面,使林地的植被覆盖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此外,还能有效地运用天然资源进行防灾减灾。因此,合理地使用自然草原,对减少草原的过牧、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循环使用。

结束语

“智慧国土”是当前我国国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其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在这一进程中,落后地区要按照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学习先进区域的工作经验基础上,将其与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国土资源的信息化中去,持续推进国土资源的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试论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 刘薇.农业工程技术,2022

[2] 关于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 郝俊丽.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健康发展[J]. 高晶.吉林农业,2013

[4] 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 刘玉勇.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

[5] 简要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测绘技术思路[J]. 阿米娜·吾守尔.科技视界,2015

[6] 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 陈秀娟;时玉祥.吉林农业,2015

[7] 探究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J]. 刘百军.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8]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J]. 王淑华.吉林农业,2015

[9] 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 黄岳.智能城市,2016

[10] 简析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J]. 李绍平.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