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科技研发产业园概念方案设计

期刊: 中华遗产 DOI: PDF下载

郭砚

湖北华宇高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荆州 434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科技产业园区也逐渐兴起。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某生物科技研发产业园的概念方案设计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建筑设计

正文


前言

某生物科技研发产业园由多家单位共同投资建设。设计之初,投资建设方对于该项目只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实质性的设计引导内容不多。因此,我们充分研究了该生物科技研发的内容和性质,包括研发团队的发展历程,园区总部(单位)的文化背景等等,综合考量之后,以科技融合文化传承为切入点,描绘一个简约而富有科技感的产业园区概念设计。为项目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打下一个基点。

一、场地分析与总体分区布局

(一)场地分析

场地位置位于城市规划中的城东工业园区用地,位置适宜。项目用地东侧及南侧邻接城市道路。项目用地东西向较南北向略长,基础设施完善,地势平坦,项目用地北侧同样为工业用地。经过与甲方沟通,北侧用地将来可能作为该项目的扩建用地,故笔者将两块用地结合一起考虑。

(二)总体分区布局

首先我们自主将用地划分出三大功能模块:(行政)办公区、生产(试验)区、生活(服务)区三大区域。结合用地的情况,将生活(服务)区布置在用地西侧,以避开城市道路交叉口,有利于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对生活区的影响。从分区的功能来看(行政)办公区是整个用地的行政中心,将其布置在用地中部既遵循设计原则,符合建设方的预期,同时也适合人流的集散。剩下的生产(试验)区则布置在用地的东侧。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利于生产原料及生产物品的运输,同时也可以作为对外的形象展示。

基地主入口设置在南侧中部,入口前设计一个有足够的宽度前广场,既能够满足人员的集散,也适合园区文化形象的展示。进入园区后,中部设置一个文化广场,作为左右两个区的一个联系枢纽。广场标高略有抬高,中心设置景观喷泉,无论人流还是视线都有“曲径通幽”之妙。左侧生活区用公寓楼,研发楼及生活辅助用房等建筑单体围合成一个U型建筑群,开口朝向中央文化广场与之形成紧密对话。中间结合绿地设置一定的体育设施,满足室外活动的需求。并采用图底关系的构图手法与中央文化广场形成联系。右侧生产区设置生产实验厂房,与中央广场相对一侧设置人行主要出口并向厂房内部延申形成一个内庭院。与中央广场形成呼应。厂房的北侧设置货流出入口,方便原材料的进出。机动车主要从用地东北侧进入,沿每个分区的路边设置一定数量的室外停车位,满足地面临时停车需要。总部大楼东西两侧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停车主要作为研发人员及行政工作人员使用。西南侧设置机动车出口,做到人车分流。内部道路的设置园林式消防环行通道。满足消防要求。

二、功能布置

 (一)总部大楼

设地下室一层,布置停车库及设备房等功能用房。地上建筑由东西向展开。西侧布置研发办公用房、会议室、报告厅等有安静需求的房间。东侧则主要布置实验检验类功能用房,三层设置连廊与东西侧建筑连通。主体塔楼四层及以上设置行政办公类用房。

(二)综合楼、公寓楼等建筑群

U型建筑群的北楼一、二层布置生活类辅助用房。一层为中式餐厅,主要用于园区内部工作人员用餐。二层主要设置西式餐厅及各种包间等,满足园区外部人员用餐多样化需求。三层设置连廊与东侧总部大楼连通。该层主要是研发办公用房为主,作为总部大楼的功能延申。四层及以上为人才公寓用房。

U型建筑群的西楼一、二层布置生活类辅助用房。一层为中式厨房及相关工作服务用房。二层为西式厨房及西餐厅。厨房主要集中在西楼,相对独立。其西侧道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物资运输方便。三层为连廊层,可连通南北两侧塔楼。

U型建筑群的南楼一层布置商业服务网点类用房。对外可自主营业,同时也满足园区生活便利。二、三层布置康娱类用房。满足园区室内活动的需求。四层及以上为园区职工宿舍用房。

(三)生产试验厂房

作为园区的“技术心脏”,总体采用大空间大跨度布置方式。一层内凹一个公共区域作为各区模块的公共出入口空间。厂房北区部分设置材料仓储用房,主要是相关材料的贮存。厂房东区部分为试验用房,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人员科学试验与实践应用。厂房南区部分为成果检验及展示区。二层沿公共出入口空间布置环形检视廊,可用于外部人员对技术研发、工艺制作及生产管理等检视审查使用。

三、造型设计

(一)指导思想:重视效能,简约装饰

中国的古建筑,典雅而华美。在中国的古建筑中每个构件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原则是仅装饰构造。由此可知,建筑的美,不仅仅是其华丽的外表,也包括内在的功能设计,创新型的材料使用,新的工艺技术应用等等。因此我们确立了简约、清新的现代地域风格,并紧跟当前政策的指引,引入了一些巧妙的设计手法和高性能材料应用。

(二)建筑师的情怀:新地域主义的探索

行政办公楼采用竖向线条的现代构图手法,入口处采用通高(三层)的三开间柱式加玻璃幕墙,凸出建筑整体并与东西向展开的体量形成有机咬合,彰显建筑的典雅庄严。材料除局部使用干挂石材外,其他部分均使用环保漆。研发综合楼、公寓楼等建筑群则采用横向的线条与行政办公楼的展开形成呼应,这样设计既彰显建筑的流动韵律,又可与“静谧”形成对比。材料的用法参照行政办公楼。生产试验厂房的屋面采用现代线条的飞翼造型,这也是对流动韵律的一种对话。材料则采用复合型屋面板(保温隔热装饰板+太阳能蓄热板)。墙体考虑到对外的形象展示而大面积使用了中空Low-E节能玻璃。以及厚涂层防火型金属龙骨等材料。

 

厂区规划设计沿街透视图

生产试验厂房对外展示意向图

四、结束语

   在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建设时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是我们建筑师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萧依山,梅青.西南地区山地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研究——以大地(国际)生命科学园为例 [J]. 建筑与文化. 2021(12)

2】刘海浩.电镀工业园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探讨——以汉中传感器产业园中园项目为例 [J]. 四川建材. 2023.49(10)

3】曾明珠.基于城市产业更新理念下的工业园区建筑空间更新研究 [J]. 建筑与文化. 2023 (01)

4】徐盼.关于工业园区厂前区建筑设计的探讨 [J]. 工程与建设. 2022.36(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