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期刊: 中华遗产 DOI: PDF下载

白春丽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市 鄂伦春自治旗图书馆

摘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和科技化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共性,对于全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今社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不仅能够保存世界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这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医院数据库,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储存、整理、备份等建设,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全性和共享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

正文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世代相传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古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中国民族各族人民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甚至延续至今的文化宝藏,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历史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在发展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逐渐凋亡,甚至有些文物造到遗弃和流失,随意滥用或过度开发,因此为了更好的保留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仅靠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不足以达到目的。2005年国家建立了专业的保护工作机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且在全国各大省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全面的普及、收集、保护工作,同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从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作用不仅在于收录各个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随着信息化和技术化的发展与使用,各类信息数据化逐渐成为全球文化事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开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文化上的平等,只有通过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制,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充分利用全球化和数字技术,能够增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话语权。

同时因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存在问题,造成一些文化逐渐消失,还有很多技艺传承也越来越少,这不仅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更是缺少更多的新鲜血液的涌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收集和保存完整的技艺,从而更好的了解不同的文化遗产分布状况、传承人的具体情况,自己文化的相应资料,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长期的保护和传承,也更加扩大的文化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学习和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现状

(一)资源数据库数量不足

对于目前已经建成的资源数据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远小于实际数量。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建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占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或自建馆藏资源的比例不足6%,而且大部分的资源数据只能通过网页链接进行查阅。不仅如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资源也比较少,保存比较全面的包括“传统戏剧”、“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等,而对于“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等信息就非常的少。除此以外,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记录过程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有些内容已经不够完善,出现丢失的现象,因此找回来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瑕疵,所以要建立完善的资源数据库依旧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考察。

(二)建立资源数据库资金筹措问题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耗时、耗力、耗资金的项目,当前很多省份由于资金不足而难以开展或持续开展数据库的建设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损耗,这无疑给这项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要全面实施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物质保证,因此还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扩大资金渠道,从而确保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

(三)数字化程度较低

目前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主要通过文本和图片的方式进行呈现和传播,但是这样的方式很难让人们全面地了解和学习,而且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以史料为主,对于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少之甚少,因此数据化内容的展现也十分有限,缺少相对应的音频数据。此外对于建成的资源数据库界面简单,功能单一,不利于用户个性化的发展,而且有些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够,检索的功能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使用起来效率不高,而且实际能够检索到的内容有效,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信息,提高服务品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策略

(一)推动数字化建设

人类几千年以来对于文化的记录经历千变万化,纸质记载的使用延续时间最为久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数字技术在信息保存和时空跨越上有很大的优势,同样也非常适用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面对大量的纸质载体成果,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转化储存也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因为他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简单复制,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深化改造。经由国家文化部等协会,历经20年编撰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共10部,包括了“数字戏台”、“中国故事”等数据信息,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更加完善。

此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更加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可以让它从传统的纸质表现发展成为具有声音、录像、形体技艺等表现形式,能够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些有瑕疵的内容,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复原,同时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进行数字化技术研究,比如研究木偶戏掌握木偶戏表演的运动规律和规范动作的采集研究,从而能够更好的帮助人们了解并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完善数据库平台的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要想更好的进行系统的运营,就需要完善各个系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做好数据的储存、升级和维护。对于数据库储存系统,由于数据是非常庞大且繁杂的,同时还要满足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可靠性和操作性,就需要对储存系统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其能够稳定运行。对于数据库著录系统是非物质文化音标具体信息的保存途径,需要对其进行录入、修改、保存和上传相应的信息,在数据入口处将符合要求的信息成功录入,包括视频、文本、图片等。

(三)重视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十大类别,其包括的信息有文本、图片、视频、录音等等,这就需要划分不同的类型,在此基础篇进行种类的分类存放。通过制定一套数字资源加工的标准和规范,在进行资料录入的过程中根据标准进行整理和存放。除此之外还能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标题引导,丰富检索系统的检索方式、数据库格式等,通过严格的管理分类更加准确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有利于大众对于资源数据库的使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数据库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数据库的作用。

四、参考文献

[1] 董永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2(9):4.DOI:CNKI:SUN:TSGG.0.2012-09-011.

[2] 龚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路径探微[J].贵图学刊, 2012(4):1-3.

[3] 唐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现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 000(002):192-192.

[4] 陈明兵.大数据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思考[J].图书情报导刊, 2014(21):104-106.DOI:10.3969/j.issn.1005-6033.2014.21.045.

[5] 唐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现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 2013(2):1.DOI:CNKI:SUN:JNWJ.0.2013-02-1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