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视阈下陕北童谣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摘要
关键词
陕北童谣;民间文化;创新;发展
正文
1.陕北童谣鲜明的“民间”特征
童谣,能够帮助儿童生成对所处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对孩子的语言与情怀起培养作用。因此研究童谣还有至少三种价值:一是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然和风俗;二是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想象力;三是可以帮助孩子体会一种文学趣味。本文基于在宁夏银川和陕西定边县两地长达四个月的田野调查,通过访谈在世长者、查阅新闻报道和民歌辑录获得基础文本,对其呈现的地域性特征进行分析,考察其作为文学文本的特点。
陕北童谣中的认知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展示着社会生产生活,有的教导孩童传统美德,有的则描摹民俗风物,还有的讲解地方饮食习惯……在其最真挚最自然的传递方式中包孕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以及生活知识和经验,如“烟囱烟,簸箕扇。绣花姐姐来擀毡,擀的两条绣花毡,城里卖,卖不了。乡里换的二斗麦,公鸡推,母鸡罗。猪搂柴,狗烧火,猫猫坐到锅巷里捏馍馍。”儿童自然而然地可以把虚拟的文学世界和真实的现实世界转化和统一,也可以找到文学与现实中的平衡点。
陕北童谣保留着大量纯正的老派方音,它对生活场景和劳动场面的记录,风土人情、自然风物和人生礼仪,无不立足于现实土壤。如《月亮爷》中“月亮爷明晃晃,打发娃娃上学堂。读诗书来写文章,一考考上状元郎。喜报送到咱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同时,在通俗蕴藉的表达中,包含着基于地方文化层面上的审美和认知教育,如《戴帽穿衣》中“帽子歪着戴,娶得媳妇坏;穿衣不扣扣,娶得媳妇丑;鞋子趿着穿,娶得媳妇贪。”也正因如此,传统童谣的现代性转换路径需要考虑如何保存童谣的方言音韵带来的审美体验,以及传播地方性知识中的接受限度,这也是新时代儿童文学艺术从传统民间艺术拓展新形式所要关心的问题。
但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的一种,陕北童谣身上仍有粗暴且显糙的部分。正因保留了大量的方言语汇,不避有随性而发的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有碍新时代新儿童的心理成长。不可置否的是,仍有一些陕北传统童谣缺乏思想和语言价值的高度,例如“山上下来个谁?下来个刘大锤,刘大锤吃烟来,怕你家屁咋咋狗咬哩叻,用棍棍打么,棍棍挑烂皮袄叻,烂皮袄穿上,怕虱虱咬叻,让你家婆姨寻么,婆姨倒尿来被狼吃了,你去撵哩,撵了七架圪垯八座山,撵的一只耳朵朵。”脱离了当下的真实的儿童生活。“屎尿屁”对于作为一种不雅且不文明的表达,以之入童谣,比如这样的童谣:“女娃女娃咋咋,长大卖给马家,马家没马骑,骑上花花老公鸡。”必须在传承过程中进行改良。
通过选择传统陕北童谣进行品鉴,不仅有更多的陕北文化遗产走近儿童的日常生活,还有利于在中国这一独特而广袤的文化空间之中,延续更多文化艺术在传递地方性知识及留存优秀传统文化上的桥梁作用,进而挖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实现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2.陕北童谣的创新与发展策略
2.1诗史相融,丰富文化内容和形态
童谣虽为无名群众所作,但明显能感到叙述中的个人温度和深情。在这种意义上,陕北童谣堪称“史”“诗”兼备,正是在陕北童谣这种文化性、审美性的写作意识影响下,儿童能够直观地认识现实世界,培育起理解社会生活的能力。
儿童文学作家们需要保护童谣所用语言筑构起的诗学空间,及其提供给儿童新奇的角色感受和情感体验,留存其通过能说、能唱、能游戏的民间形式,加以拟人、排比、反复和顶真等等表现手法焕发方言音韵美的经验。
在数字人文的时代,知识传播主体趋向多元化,并非只有特定的文学样式才是知识传播的主体。诸多儿童文学艺术形式既可以刺激儿童的感官神经,带领儿童进入地方特色文化情境,也可以邀请儿童了解日趋专业化的知识,肩负起传递地方文化知识的重任。
现代绘本作为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的一种地方性路径,是从“为孩子讲讲传统文化”开启的。创作者把藏在每一家人口耳相传的故事和歌谣里的,没有成书的中国民间文化,通过“图画书”的形式让极具特色的地方性知识以某种方式完成了迁移。不可否认,绘本立足于民间传统文化,无疑丰富了民间童谣的时代意蕴,创造了儿童文学艺术地方路径的新的发展可能。
因此,借鉴童谣中表现民间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尝试民间技艺与儿童文学联系起来,如引入泥塑、剪纸、年画、社戏等儿童有着浓厚兴趣的艺术形式,描绘这一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姿韵,带给儿童美妙的欣赏体验和恒久的艺术魅力,让儿童能够从文学形式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
2.2挖掘地方,激发文化创新主体积极性
地域文化因素使得陕北童谣这一特定区域的文学形式既蕴含诗学空间,又饱含地方性知识。当陕北以典型的黄土风物和文化身份出现在儿童面前时,它可以带领儿童从被现代科技和电子产业异化的日常生活中抽身出来,回到那个优美多姿的陕北原乡世界。
文艺工作者仍可以对秉承诗性又兼具史实价值的表现形态进行探索,比如进行田野调查,通过资料积累、史料梳理、建立人物小传和设置时间轴等方法考察实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着重积累民俗文化中的乡土素材,包括风习礼仪、谜语农谚和道德意识等,将其耐心咀嚼化用并在文本中一一展现。这也正是陕北童谣之所长,成为了解身处社会的一般状况的一道桥梁。
儿童文艺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建造方也是承担方,它能在独特的地理文化空间中发掘真切又诚实的生命气息,而保留兼具诗意和历史的书写方式,不失为一种观察和理解所处空间的意识和体验,实现举重若轻的现实关怀。
挖掘地方特色的方式需要许多创造性的表达路径,同时需要新的叙述语言面向儿童进行知识普及。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载体和方式,民间文艺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如动画短视频、童谣纪录片、移动直播等全新的方式进行民间文艺资源共享,实现“活”态展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创造性转化民间传统艺术样式,创新性进行传承和发展。
3.结语
创新性地对民族文艺进行发展和转化,是我们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并从历史传统中获取精神养料的正确态度,是实现民间文艺传承和保护的最佳途径。陕北童谣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无数的艺术形式继承与发扬,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特色,提纯出“真、善、美”的审美底色,优秀的传统民间童谣所能产生的价值,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王泉根.民国儿童文学文论辑评[M].太原:希望出版社,2015:19
[2]台州童谣的艺术特征与人文价值[J].名作欣赏,2021.(32)
[3]韦佳鑫.桂林民间童谣当代教育价值研究[J].现代交际,2021.(9)
[4]何家欢.立足成长,守望乡土——小河丁丁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乡土叙事[J].当代作家评论,2019.(6)
[5]罗瑛.景颇族史诗《勒包斋娃》的文化与地理空间[J].民族文学研究,2021.(5)
[6]方英.空间转向之后的存在、写作与批评评塔利的《处所意识:地方、叙串与空间想象》[J].外国文学,2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