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人与自然
正文
一、《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渊源
在《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转变,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然观的扬弃和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基础上实现了自身思想的转变,形成了关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三者的重要论述,是《手稿》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然观的扬弃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精神”,它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外,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通过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而产生。黑格尔将人设定为自我意识,认为人以精神的形式出现。由于人抽去了一切现实性,只是作为一种抽象的精神存在,作为主体的人只剩下了自我意识,成为一个精神空壳。黑格尔认为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可见,黑格尔对自然的解释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
马克思吸取了黑格尔思想积极方面。一方面,黑格尔认为自然界与人都是绝对精神外化的产物,但是绝对精神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人与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另一方面,黑格尔将人与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各个阶段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会在内部矛盾的驱使下不断地向更高的阶段发展。马克思将黑格尔辩证法进行改造并引入到自己的理论中,首先马克思用“劳动”概念取代了“绝对精神”,强调劳动而不是精神。人们必须借助于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在作用于客观对象的实践中建立人与自然的现实联系。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
费尔巴哈用唯物主义对黑格尔把世界上一切都归结于绝对精神的思想进行了批判。费尔巴哈哲学以自然界和人作为出发点,他说:“我的学说或观点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这就是自然界和人”。费尔巴哈用唯物主义立场否定了黑格尔抽象的、精神的人与自然界,而是用感性的、直观的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界。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强调了自然的地位,自然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相对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是一种超越。但费尔巴哈仅从直观的角度来理解,把自然界看成与人类劳动生活无关的存在,把劳动看为一种感性直观活动,从理念的运动中剥离,又跌入形而上学的深渊中。
尽管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与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相比是一种巨大的超越,但是费尔巴哈的观点依旧存在缺陷。费尔巴哈忽视了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导致他无法解释历史的客观或实践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自然观没有看到人在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早在《手稿》写作完成之前,马克思一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探索和思考,其中一些文章的内容体现出了生态思想。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认为动物只能活在自然规定的范围,被动接受自然的安排,而神却赋予人类更高的地位,因此人可以不被自然支配,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过人的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负面作用,甚至毁灭自身。虽然该观点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是他将人与动物进行了区分,还思考到了人类过度向自然索取会引发的生态问题,为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从中可以看出他所追寻的自由是“定在”中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可以实现的,如若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人的发展要以自然为前提,可以通过掌握自然规则更好地利用自然实现目标,但不能超越自然的边界,人类与自然是一体的,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与自然不是互相排斥与对立的,人类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与自然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二、《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的联系论强调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当中,自然人与自然界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内在统一的,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的丰富和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人与自然的本质相互依存、相互统一。自然的人的本质实质上是通过人类的实践劳动创造了新的无机界而实现的,是人类通过实践劳动努力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类才充分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样自然界所面对的人,是人类通过实践劳动而占有自然界和支配自己的人,不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的动物。人类通过实践劳动使得自然界得以革命、人化,同时把自然界纳入了人类社会范围内,正充分体现了自然界属人的本质。另外,人的自然本质是指人类与其他动植物一样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无疑是人类的肉体本质,但仅仅肉体的本质是片面,人类可以通过劳动把肉体本质变成精神本质,实现人全面的自然本质。人类的劳动实践不仅使自然界具有了人的本质,同时也使得人具有了自然的本质,这都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内在的统一性决定的,同时人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冲突对立
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异化关系中最为直接表现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这是由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表现。工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与自然相分离。劳动的异化导致“工人生产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与自然的这种统一关系发生了颠倒,演化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工人所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再属于他自身,而是被异己的对象世界所吞食,并且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归他所有的东西却越少。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为了满足这一基本需要,必须沦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奴隶,生产出足够多的劳动产品,只有这样,工人们才能得到工作、依靠工资来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存。不过工人越是占有外在的感性自然界,自然界就越是与工人发生对立分离。
劳动活动与人之间相互异化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更深层次表达,这也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表现。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人特有的意志自由和创造力的表现。但是在异化劳动中,劳动丧失了其本然的自由自觉性质,变成了一种被迫的、不自愿的、强制性的劳动。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所开展的劳动是在资本家支配下、为了满足资本家对于金钱的欲望而逼不得已进行的活动。因此,属于工人本身的劳动被推到了工人的对立面,成为隶属于工人的“外在物”,沦为满足其它需要的手段。马克思认定,只要对劳动的这种肉体的强制或者其它强制一旦消失,工人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人在改造自然界时,肯定会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客观自然界。
马克思依据异化劳动的前两个方面明确出了它的第三个规定,即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为生产劳动实践。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劳动夺走了人们的生产对象,这致使了劳动产品无法彰显与确证人的类本质,人们在生产劳动时感到自我宰割、自我迫害,因此人的类本质也变成了外己的本质。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有机统一整体。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朝着人类有利地方向发展。人类从自然中获取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同时自然界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为人类所使用,自身没有遭到破坏,在这个时候,人与自然才是真正的和谐统一,互利共赢。面对着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的严峻局面,人们开始思索并寻找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方法。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里的社会不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指其他的社会,而恰恰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和物质极为丰富,劳动不再是人类谋生的手段,而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一种需要,生产资料归所有人共同占有。在这种社会关系下,劳动者可以真正实现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占有,自然界才是人类现实的生活要素,才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现实意义
虽然在《手稿》中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够为那时候出现的生态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他对生态问题极具预见性的阐释与破解方式,时至今日依然绽放着真理的光芒。因此,《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一)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解决路径
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追求经济飞速发展同时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面对生态危机的持续出现,马克思早在《手稿》中就给出了解决路径,尽管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与当今世界问题不同,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依然可以为我们今天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实践方法,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马克思《手稿》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解决路径,对转变价值观、制度体制改革、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为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依旧是当代人的必然使命。
(二)加强生态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理念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警示,如果不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一味地将实践活动强加于自然之上就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工业化发展起步晚、底子薄,为了追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出现了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直接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造成水源污染、资源滥用、动植物濒临灭绝等后果。在追功逐利的风气下,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逐渐偏离正确方向,有效的解决方法则是加强生产实践中的生态教育环节。生态教育以《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基础,对促进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理念具有实践意义。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重视人民群众,坚持全民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号召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中来,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民权益的体现,以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助推中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合理、和谐的发展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自然界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现代化,但是可以间接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丰富的资源,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前提和重要保障。在现代化的道路中,必须深刻尊重马克思主义中的“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微妙界限,不能肆意扩大生产边界以及无视环境承载力,突破自然界的承受极限,从而导致生态失衡。传统产业生产环境较差、生产能耗较高,对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就越大,必须要进行改造和升级,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科学技术进行加强,推动产业的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革新,节约能源资源,避免对资源的浪费。对污染较高的产业进行整合升级,控制污水废物排放,制定严格标准,同时建立市场机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加强监督和管理。全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3] 王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
[4] 陈胜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的出场语境、内涵布展与现实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22(06):57-64.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6]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1-04-23(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