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元宇宙概念下的非遗数字化设计创新
摘要
关键词
元宇宙概念;非遗;数字化设计;创新发展;
正文
项目名称: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纪元——元宇宙非遗博物馆
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202413957005
人类社会之所以长期发展,得益于文明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以“非遗”代之)就是人类社会最珍贵的宝藏,一方面非遗证实了人类文化的多元,一方面展示出全人类文明的深度与广度。现如今,全球经济发展迅猛,然而经济的大步向前却反作用于人类文明,全球各国的物质文明均受到一定影响,我国的非遗文化同样遭遇相同境地。故此,及时涉足我国非遗的保护,成为目前有关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任务。非遗的传播与发展涉及多种科学技术、多元学科,并非单线条工程。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元宇宙这一概念受到更高的关注,并且元宇宙已经进入我国诸多领域,如今,其也成功进入我国非遗的传播与发展中,为非遗文化注入新鲜活力,同时也带来很多挑战,值得有关人员的深度研究。
1元宇宙概念内容
元宇宙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就已诞生,其以智能化科技为基础背景发展而来。最早出现元宇宙概念是在尼尔·斯蒂芬森创作的科幻效果《雪崩》中。书中利用智能技术,将现实世界以数字化形式复制到虚拟世界中,人们在此拥有一个数字化身份,完成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如今,各国学者还没有对元宇宙作统一解释。不过从技术层面分析,元宇宙是指虚拟与现实的互动,且技术涉及经济学的三个层次,分别为生态层、交互层、基础设施层。在生态层,包含人工智能、生态模型及技术人员创造设计的内容;交互层涉及为人打造的沉浸式体验、数字孪生等工具;基础设施层则包含区块链储存、电子通信、网络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个层次为构成元宇宙的统一整体,生态层与基础设施层离不开交互层的运作,该层面负责为用户创造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
2元宇宙概念指引下非遗数字化设计的创新方法
2.1构建平台
在元宇宙概念技术的指引下,结合数字化资源,非遗的数字化进程有所加快,非遗正逐步与元宇宙贴近融合。文章以内蒙古非遗项目为例,在一次截止到2018年的调查统计中,该地共有非遗项目89个,这其中包含了国家级别的非遗项目,因此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有着深刻的现实内涵。首先,要搭建元宇宙非遗展示平台。为此,需要工作人员检索海量数据,以便提高数据利用率。例如,在介绍内蒙古民间舞蹈“筷子舞”时,就可以建立一位虚拟数字人,借助虚拟人的讲解,实现元宇宙空间展示,促进非遗项目的广泛传播;或者还可采用动态捕捉、机器学习等方法,整合虚拟数字人的舞蹈动作捕捉、模型建立、服装建模、舞蹈场景设置等资源,此时非遗舞蹈、音乐和文段这类数字化资源都能被引入到虚拟空间当中,省去了非遗平台搭建的时间,提高文化宣传效率。
2.2加强体验感
以目前的数字化技术发展情况来看,非遗数字化的设计已成规模,不过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示的内容固化单一,还局限在图片、视频、文字这类传统宣传方式上,互动性欠佳,信息传递受限,这极大地削弱了非遗传播效果。为了促进非遗的传播,需在数字化设计中引入最新技术,增加趣味元素,加强用户体验感。在以元宇宙为基础的非遗数字化设计中,之前的2D接口升级为3D接口,同时引入VR、AR、MR等智能化技术,赋予元宇宙空间极强的交互感,以此为非遗展示平台,能够成功吸引大众目光,使其沉浸在虚拟现实的场景当中,完善大众体验。
我国的非遗名录当中,非遗一共有11个种类,且部分非遗项目具有可参与性,例如传统音乐、舞蹈、体育、技艺等,然而因为现实条件,如人力、物力、场地的限制,很少有人有机会亲自参与到这些非遗项目当中,人们只能在旁观看,始终无法深入了解与感受非遗项目。而在元宇宙概念下,数字化设计增进了非遗项目与人的互动,人们能够在元宇宙空间中,切身了解和欣赏非遗项目。文章以内蒙古传统民族婚礼为例,大众在了解这一非遗项目时,不能亲自参加,只能从视频中了解,此时引入元宇宙概念,传统民族婚礼能够被全景式展示出来,人们在虚拟空间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直接欣赏传统民族婚礼,思考其中的文化内涵,在这一过程中非遗文化得到更好地发扬与传播。
2.3寻找盈利新渠道
2.3.1非遗数字藏品
为了宣传非遗,在数字化设计中,还可以衍生品的方式完成非遗的宣传与变现。非遗属于一种文化形式,是无形的产物,这也加大了非遗衍生品的研发难度。不过元宇宙背景下,全新的商业模式逐渐形成并趋近成熟,如今非遗数字藏品发展良好,受到大众欢迎,这也将是如今乃至未来非遗衍生品的发展之路。非遗数字藏品形式,不仅能够拓宽非遗产业,还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提高非遗的商业价值。
2.3.2非遗IP联动
非遗项目中,还包含传统手工艺,手工艺品文化内涵丰厚,极具民族审美价值,搭载数字化技术的传统手工艺品,将更具吸引力,借助非遗本身的审美特征来吸引其他元宇宙新兴产品,并与之进行互动,将创造巨大经济效益。以近年来备受欢迎的游戏《王者荣耀》为例,该游戏中就融入了越剧元素,以虚拟人物“上官婉儿”为代表的一众人物穿上越剧服装,给人带来新鲜体验,在玩游戏中感受越剧审美,体会越剧魅力。这种非遗IP联动的宣传模式,将密切非遗与元宇宙的互动,有效强化非遗传播效果,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结语
总而言之,元宇宙概念下的非遗数字化设计,对于我国非遗项目的继承与发扬意义深远。以元宇宙为基础的非遗数字化设计,打造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界面,增进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在虚拟现实中,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的魅力,深入理解非遗内涵,进而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不仅如此,元宇宙加持下的非遗数字化,还能通过非遗IP联动、非遗数字藏品等形式,加速非遗项目进入大众视野,以全新的形式拉近大众与非遗的距离,同时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构建成熟的非遗商业模式,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 纤维艺术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作工艺. 潘缘.丝网印刷,2024(09)
[2] 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设计与“文化出海”. 杨柳;刘军.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4(S1)
[3] 基于交互叙事的阴山岩刻图案数字化设计研究. 王景民;姚善良.设计,2024(13)
[4] 文化认同视野下佛山市节庆类非遗的数字化设计. 陈小隐.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16)
[5] 数字赋能视角下福建“非遗”的数字化设计的研究. 胡军强.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12)
[6] 基于数字化设计的工艺类非遗保护与创新——以秦淮灯彩为例. 杨阳.美术教育研究,2023(20)
[7] 《传统书院数字化设计》. 李文莲.中国出版,2024(18)
[8] 乡村振兴视角下广西非遗文化的数字化设计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丁静.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21)
[9] 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橡胶装备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平台的实施(上). .中国橡胶,2023(01)
[10] 船舶数字化设计应用及发展趋势. 王哲;雷永新;易孜硕;蒋晓威.船舶物资与市场,202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