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
摘要
关键词
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文化传承
正文
引言
在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民族地区是我国文化多样性最核心的区域,在现代媒体影响下,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变得更加重要。新闻传播既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一个民族文化重要的展现平台。通过新闻传播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发扬,还可以推动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创新进步。这一整合既是文化自觉的表现,也是回应文化全球化影响的重要战略。
1.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迪庆藏族自治州为多民族聚居区,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传统独具特色。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现代信息技术盛行的今天,民族文化面临着为主流文化所笼罩、所削弱的危险。在此背景之下,将新闻传播融入到文化传承中,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新闻传播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以及新媒体多种渠道进行传播,把迪庆地区文化符号,历史故事,民族节日以及传统手工艺呈现在更多观众面前,它不局限于当地居民,也可以面对整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民族文化经由这些传播途径被记录,流传并延续下来,从而规避了它渐渐消逝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融合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可以结合现代社会文化需求和民族文化传承,保证既能保持民族文化原汁原味,还能够符合当代受众对审美与信息的需求,进而切实提高民族文化传播效率与影响力。
1.2 促进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文化传承在给新闻传播带来丰富内容源泉的同时,也可以强化其地域特色与独特性。新闻传播通过对民族文化中故事,人物,价值观等的发掘,避免了单一化,同质化现象,创造出了地方特色明显的传播内涵,增强了迪庆州新闻传播吸引力与影响力。在受众对于多样化和个性化信息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独特的民族文化给新闻报道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另外,融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新闻传播形式也可以通过地方广播电台,电视节目,网络平台等多元化渠道提升传播手段灵活性与多样性,进而涵盖更多受众群体。这样既可以推动迪庆州新闻传播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又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内信息化发展。
1.3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对迪庆州这一多民族聚居区而言,新闻传播对提升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和传播,民族文化中的独特性及价值观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与认可,有助于当地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本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魅力。这一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的增强进一步刺激了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特别是年轻一代借助现代媒体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再审视、再认识,强化了他们对故乡、民族的归属感。另外,通过正面宣传、文化活动报道等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能够有效地展现迪庆州多元文化并存、和谐发展的态势,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提升民族凝聚力。全球化语境中,新闻传播所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给本地文化带来积极自信的力量,这有利于塑造民族文化独特的国际形象和进一步增强迪庆州和全国文化自信。
2.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的策略
2.1 创新传播方式,融合传统与现代媒体
迪庆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还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例如民族歌舞和手工艺等。这些文化元素可以通过各种传统媒体渠道,如广播、报纸和电视,向大众传播。但是,在互联网与移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单靠传统媒体已不能适应现代受众对人才的要求。所以,结合这些传统传播方式以及现代新媒体技术可以扩大文化传播的范围以及深度。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发布短视频、图片和音频,以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展示迪庆的民族文化特色。此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观众可以深入地体验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模拟展示古代建筑、民间传统活动和历史故事,可以进一步提高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沉浸感。
2.2 培养具有文化传承意识的新闻传播人才
为使新闻传播和文化传承有效结合,迪庆州需着力培养有文化传承意识新闻传播人才。这类人才既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基本素养及专业技能,又需要深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并能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新闻报道之中,增强传播内容文化深度及内涵。在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新闻传播和文化传承结合的专业或者课程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双重能力。在这几门课里,同学们既需要学习新闻学理论和实务,又需要系统地认识民族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田野调查和文化采访等现实活动来深化对当地文化的认识。
2.3 优化新闻内容,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对迪庆州来说,独特的民族文化给新闻内容带来了大量资源。新闻内容要紧紧围绕迪庆民族文化特色展开,重视对代表性文化事件,节日活动,民俗传统的发掘与报道,以鲜活的讲述形式使其变成便于宣传的新闻报道。比如在藏历新年或者酥油花节的报道中,记者可将现代传播手段与之相结合,以直播,纪录片,新闻专题等不同形式来表现节日特有的气氛与文化背景。与此同时,新闻内容安排应匹配受众需求,在深挖文化故事的同时凸显民族文化现代价值以适应当代社会文化需求。为强化新闻报道民族文化特色,可将藏文和纳西文民族文字纳入新闻报道,提高民族语言传播频率。另外,通过对地方民族音乐,舞蹈,服饰等文化符号的报道,进一步彰显迪庆州文化的多样性和艺术魅力,使得新闻内容既具时效性又对文化传承起到了长期的促进作用。
2.4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通过制定并执行一系列扶持新闻与文化融合的政策来保证有关工程和方案获得充分保证。比如当地政府可出台政策鼓励新闻机构增加对民族文化的报道,并对凸显民族文化传播效果的媒体予以相应经费支持与政策倾斜等。同时政府要建立专项基金支持新闻媒体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可用于现代传播设备引进,专业人才培训和文化传播项目开发。除政府扶持之外,地方文化机构与企业还可通过公共文化基金和赞助方式资助民族文化新闻传播。
结束语
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和文化传承相融合,是文化多样性维护和新闻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创新传播方式,培育人才,优化内容及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可以切实提高民族地区文化影响力与传播。这种交融为民族文化不断发展提供坚实保证,为新闻传播事业另辟新径。在将来的进程中,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与文化遗产的深度结合将持续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满亚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边远民族地区文化和新闻传播[J]. 西部广播电视, 2023, 44 (S1): 71-75.
[2]郑保卫.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文化与产业思考[J]. 新闻论坛, 2021, 35 (01): 54-55.
[3]曾崇明. 传承经典名句 提高新闻传播中的文化自觉——一名民族地区报人的思考[J]. 中国记者, 2019, (02): 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