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雕中的文化审美

期刊: 中华遗产 DOI: PDF下载

蒋宝良

东阳宝樾工艺美术馆

摘要

木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在这些精美的木雕作品中,可以看到对自然的崇拜、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愿景的追求。无论是细腻的线条、复杂的构图,还是生动的造型、寓意深远的图案,都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木雕艺术的审美价值不仅在于其外在形式的美感,更在于其内在的文化意蕴和精神追求。通过对传统木雕艺术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还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变迁。


关键词

传统木雕;文化审美;文化意蕴

正文


引言

传统木雕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审美和历史哲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木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传统故事、神话传说、自然景观、动植物以及社会生活与民俗风情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创作之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和谐、对称、平衡等审美原则的追求。通过对这些元素的雕刻表现,木雕艺术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更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本文将探讨木雕艺术在传统故事与神话传说、自然景观与动植物象征意义、以及社会生活与民俗风情反映方面的表现,揭示其在文化传承与审美表达中的独特价值。

 





一、传统故事与神话传说的雕刻表现


传统故事与神话传说的雕刻表现,是木雕艺术中最为生动和直观的文化审美体现。这些故事和传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历史哲理和民族精神。例如,雕刻《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故事,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不仅展现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还传递了忠诚、智慧和勇气等传统美德。通过这些雕刻作品,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故事的精髓和文化内涵。

木雕中对神话传说的刻画,如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不仅展现了神话人物的神奇力量和非凡形象,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神话故事的雕刻,往往采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使得作品既具有神秘色彩,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传统木雕在表现故事与神话传说时,还融入了丰富的象征和寓意。例如,雕刻的形象,分别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和女性的高贵,通过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符号,传达了对权力和美好生活的尊重与追求。此外,如蝙蝠象征着福气,寓意着年年有余,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元素在木雕作品中广泛运用,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和追求。还体现了精湛的工艺技术和审美风格。木雕艺术家们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结合木材的天然纹理和色泽,创作出既具象又抽象、既具实用性又具观赏性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匠人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谐、对称、平衡等审美原则的追求。

二、自然景观与动植物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木雕艺术中,文化审美不仅体现在精湛的工艺上,更蕴含在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之中。木雕作品常常取材于自然景观与各种动植物,它们各自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寓意和审美价值。自然景观在木雕中往往被赋予了诗情画意,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山水、云雾、瀑布等元素在木雕中被巧妙地刻画,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例如,山水木雕常常寓意着山高水长,象征着长寿和福气,而云雾则代表着仙境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动植物在木雕中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龙和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它们在木雕中象征着权力和尊贵,常被用于皇家建筑和家具装饰。龙凤呈祥的图案寓意着夫妻和谐、国家繁荣。而鱼在木雕中则象征着年年有余,常出现在春节等喜庆场合的装饰中,寓意着财富和丰饶。此外,植物元素如莲花、竹子、梅花等,在木雕中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纯洁和高雅;竹子因其坚韧不拔、节节高升的特性,寓意着坚强和进步;梅花则以其傲雪凌霜的品质,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这些植物元素在木雕中的运用,不仅美化了物品,更传递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在传统木雕中,文化审美还体现在对称与平衡的追求上。无论是动植物的布局还是自然景观的描绘,都讲究构图的和谐与均衡,这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秩序和人生哲理的理解。

三、社会生活与民俗风情的反映

传统木雕艺术不仅是精湛技艺的展现,更是文化审美和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木雕艺术的每一道刻痕、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反映了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的方方面面。传统木雕中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和模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根深蒂固。木雕作品中常见的龙、凤、麒麟等神兽,以及松、竹、梅等植物,都是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向往。这些元素不仅美化了生活空间,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木雕艺术反映了社会等级和伦理道德。在封建社会,木雕常用于装饰宫殿、庙宇和富家宅邸,其精细程度往往象征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同时,木雕中常见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通过故事性的雕刻场景,如二十四孝等,传递了社会主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木雕是民俗风情的生动记录。在传统节日和人生重要时刻,如婚丧嫁娶,木雕作品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婚房中的床头板雕刻着双喜字和鸳鸯戏水,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而丧葬用的棺木上则雕刻着仙鹤、莲花等图案,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来世的美好祝愿。

木雕艺术展现了民间智慧和审美趣味。民间木雕往往更加注重生活气息和趣味性,如雕刻着各种民间故事、戏剧人物、生活场景等,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日常生活,也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木雕中的图案和故事,往往蕴含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参考文献

[1]宋天琦. 从“气韵”到“灵韵”——古典视域下的木雕创作及其跨文化审美选择 [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 (06): 70-75.

[2]王凯雯. 和田传统民居木雕艺术审美文化研究 [J]. 造纸信息, 2023, (03): 81-82.

[3]何春魁. 刍议莆田木雕传统文化意蕴的传承与市场发展 [J]. 天工, 2020, (04): 124-125.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