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阳木雕落地屏《古镇新春》时代创新应用”
摘要
关键词
东阳木雕;《古镇新春》;时代创新;文化传承
正文
引言
东阳木雕,起源于浙江省东阳市,是中国四大木雕之一,以其精细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本文以东阳木雕落地屏《古镇新春》为例,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提供参考。
一:东阳木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一) 东阳木雕的起源与发展
东阳木雕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千余年的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东阳木雕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其雕刻技艺精湛,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东阳木雕的文化意义
东阳木雕因地而名,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与东阳地域环境和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它是东阳“三乡”文化中互为因果的一个部分,体现了东阳地区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追求。东阳木雕通过不同雕刻题材形式和工艺表现手法,展现各个时代的真、善、美,求吉祈福、礼之教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体现了寓教于物的思想性。它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东阳地区的文化象征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二:《古镇新春》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一) 文化内涵
乡愁是每个人对小时候成长环境的一种思念和眷恋,我出生在江南一带,故对江南水乡古镇村落有着与生俱来的家乡亲近感;在国家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高楼大厦林立,但每个城市会把他们最美好的历史文化保存下来;所以我们的城市规划都会把最有代表性的水乡古镇老城建筑进行保护性的开发,让它能和新城更好的融合发展。作为一名东阳木雕的手工艺人,我将用我的艺术语言来记录下这个时代的摸样和美好。所以《古镇新春》顾名思义是以江浙一带的古镇环境作为整体布局展开的。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二) 艺术特色
古镇新春在主题定位上以美丽乡村为表现方向,平原聚居区其宏大的构图场景需要刚好是东阳木雕平面浮雕所擅长的排篇布局和艺术表现。以近些年创新的迭雕组合手法来施艺。基本上一周断断续续保留平面,画面内容多层次浮雕结合散点透视,逐层深入的深浮雕平远法构图;在雕刻技法上采用了薄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透空雕,半圆雕,阴雕等多种手法,整体布局带有典型东阳木雕艺术特色,画面一条条河道和一座座拱桥贯穿连接整片林立的江南民居,白墙灰瓦,马头墙起伏耸立、小桥流水,杨柳飘拂、游船(乌篷船)游弋、老少妇幼、农工商学各自演义着自己小镇的生活;作品通过精湛细腻的雕刻技艺,展现了古镇历经繁华与落寂之后在新时代下换发新春的景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场景刻画细致入微。
![]() |
图 1该作品获得2018年第八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古镇新春》的色调整体中性文雅,整个落地框架用柚木天然原木,色泽纹理古朴文雅;主体雕刻花板用俄罗斯椴木,色泽清晰淡雅,两者色调整体营造出主题所需的质朴文雅的江南地域风情。
三:《古镇新春》的现代设计理念
(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现代设计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是一大趋势。《古镇新春》在保持传统木雕艺术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的创新设计理念,使其更加符合时代人的审美认同需求。
1. 时代的新观念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理念精神和不同阶段的发展观,18大以来中华大地在新的思想引领下社会风貌所发生的一些新观念、新面貌。就是要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健康优美环境所带来的“生态经济”溢出产业,所以以水乡资源和旅游经济为主线设计贯穿了整幅画面,正如国家所提倡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2. 时代的新元素
该作品名为《古镇新春》题材是老题新作,不一样的是要突出一个“新”。所以内容在保留了古镇一些特有传统的生产劳作如捕鱼、农耕,等特有水乡鱼米文化,对古镇里的一些元素进行了时代的特写,比如时下推崇的古镇旅游、民宿文化、特产商店、学生的摄影写生活动等;体现古、新元素之间的时代变化缩影。
![]() |
![]() |
。
3. 时代的新融合
传统木雕艺术特色与现代时尚设计新融合,传统木雕设计图案花纹比较繁复,现代设计比较简洁时尚。传统题材表现新意不能一边倒的作方案,要突出主题,去繁就简,相互益彰;花板主体我们设计的一步一景,体现出江南水乡古镇的秀丽、婉约、精致;外框造型我们设计采用保留物体的轮廓,用简约的线条几何轮廓去繁就简意向性的表达;整体效果疏密得当,精致时尚,质朴高雅!
(二)新材料与创新技术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为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古镇新春》在制作过程中,外框用土青色的非洲柚木做搭配,主体画面用俄罗斯米白色椴木雕刻;非洲柚木的特点是木材耐久性高,不易腐朽和受虫害;干缩中等,干燥慢,稳定性好;木材的强度和各项力学指标较高,提高了作品生命周期的耐用性和主题效果的观赏性。
在表面处理上为体现古镇白墙灰瓦江南民居,马头墙整体古韵的味道,对房屋瓦片、门窗、石碶基脚,石拱桥,乌篷船等刀刻的缝隙处进行了灰黑色的抹色处理以表现它们特有味道。这种抹色处理法以前都出现了整体仿古色调灰灰旧旧古旧感弊端,那我们这个主题的“新”和“时代感”整体的感观出不来了;所以在结合设计苦思冥想之后在整体画面“新旧处理”上作了文章,除了建筑物预定结构缝隙处之外,活物(杨柳、树木、人物)全部不做旧处理;这些不做旧的地方和做旧处形成了“老旧与光新”对比效果,两者也是相得益彰,整体画面上更有了透气的点和脉络,解决以往东阳木雕花板做旧处理整体效果视觉上沉闷的弊端。这就是用心探索必有回响的感应力吧。
四:《古镇新春》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家居装饰
《古镇新春》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婉约精致气息,成为喜欢江南地域风情家居装饰的理想选择。它不仅能够提升家居环境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展现主人的品味和修养,满足其他地域省份的朋友对江南印象的喜爱搬回家的愿望。
(二)商业空间设计
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古镇新春》的新元素,新观念,新融合的新气象应用,能够营造出独特时尚新时代的文化氛围,吸引顾客的喜好,提升品牌紧跟时代潮流形象。
(三)公共艺术项目
公共艺术项目多是引导国民认知自己国家传统文化使命的场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场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传承人才短缺、市场需求变化等挑战。但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重视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东阳木雕等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古镇新春》就具备了这种古今相容发展的城市观念;可以作为公共艺术项目装饰的一部分,为城市增添文化气息,提升城市人文形象。
结论
东阳木雕落地屏《古镇新春》作为传统手工艺的新的表现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应用潜力。通过创新设计和现代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孝伟. 明清时期东阳木雕装饰艺术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2] 金柏松. 东阳木雕教程[M].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3] 金柏松 东阳木雕文化志[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
1. 陆国栋,男,东阳市吴宁陆艺轩木雕工作室,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东阳木雕设计与制作。
2. 徐恋芸,女,东阳市吴宁陆艺轩木雕工作室,工作室设计顾问,大专学历,研究方向:东阳木雕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