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化背景下对东昌府木版年画插画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非遗活化;东昌府木版年画;插画设计
正文
第一章 非遗活化的传承与插画设计发展的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同时也是民族象征的瑰宝,闪耀着曾经的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重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找到一条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的新道路。
在如今的发展中,插画早已经不是单一存在的方式,形势更加丰富。不同于传统的绘画,插画是呈现对象所表达的信息,有目的从属性,而传统绘画更多的是表达的艺术家们的一种民族情感。如今当代插画的多领域的发展,其中所有的设计方法和概念随着发展不断的变化,因此插画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更容易让不同的人群接受。
第二章 东昌府木版年画的概述
2.1东昌木版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东昌府木版年画是从聊城这片热土应运而生,作为中国著名的年画产地之一,在 2008 年时被列为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清末民初,清政府覆灭,国际局势动荡,京杭运河堵塞,交通不便,东昌府辉煌不再。画院老板逃亡,珍贵画版散失,社会动荡严重冲击了东昌府木版年画。如今,机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机械印制的年画清晰度、制作速度和质量更优,深受人们喜爱。同时,城镇化加速,春节张贴年画的人减少,导致东昌府木版年画逐渐被人遗忘。
2.2东昌木年画的制作过程
版画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通过刀、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上雕刻。东昌府木版年画制作注重选材,流程包括选材、画稿、刻版、印刷和翻晒,其中刻版是关键环节。版画发展与刻书业紧密相连,刻版时会根据销量调整年画尺寸。将线稿用浆糊贴在板子上,浆糊干透后涂香油,使图案更清晰。手工艺人雕刻时遵循“陡刀立线”原则,确保突出线条有深度,便于多次印刷时图案清晰。
2.3东昌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
东昌府木版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的年画,既有美观性也有实用性。东昌府的木版年画取自于民间生活,源于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等等。也围绕着福、禄、寿、禧等四个字展开。在色彩上,色彩风格强烈,运用了红、黄、蓝等三原色,造型夸张,画面简洁。东昌府木版年画人物夸张,个性鲜明,一般年画人物的头比例较大,可以占全身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形象丰满质朴,五官清秀,眉毛、眼睛细长而有神韵,鼻若悬胆,耳垂圆润下垂,体现富态之相。
第三章 非遗活化下的插画
3.1非遗活化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其内涵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摆脱了原有的文化语境和使用场景,成为一种死的,我们要让其活化起来,将其赋予现代人的想法和观念。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非遗活化就是在尊重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前提下,来进行多维度、多种形式德表达。就是在确定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前提之下,找到年画和视觉传达的共性,注入当代文化底蕴,使得老百姓们出去认同,最终使木版年画产生于民间、用于民间。
3.2非遗活化与插画的形式
东昌府木版年画的造型大多取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神话故事等等。在插画的设计过程中对头部、动作、表情进行提取,融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更加贴近群众。在题材内容上进行活化,东昌府木版年画大多取自于生活场景、民情风俗等来反映人们精神世界和当下的生活状况。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已经对传统的题材提不起兴趣,因此插画在继承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的同时,注入当代人们新的观念和想法进行创新,让其带着新的灵魂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创作时,除了加入传统的节日之外,也应加入现代人耳熟能详的纪念日,如“教师节”“母亲节”“妇女节”等等都可以作为年画素材的铺垫。
第四章 东昌府木版年画与插画设计的联系
4.1插画的概念
插画最初是为强调文章意义,依托文字表现,传统书籍插画是狭义的插画概念。如今,插画因造型色彩出众,在视觉传达中占据重要地位,形式多样,表现手法灵活个性。现代插画融合绘画、设计、动画,是多功能的表现艺术形式,适合东昌府木版年画发展,能传递信息、增强主题。
4.2 东昌府木版年画与插画设计的功能共融
东昌府木版年画中的题材包括吉祥寓意、民情风俗、英雄人物、古代先贤等等以艺术形式影响着人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东昌府木版年画中向公众传达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代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在现代设计准则下的插画设计,以图形、文字、构图、色彩等,发挥创造性设计思维表达设计者的创意理念,无论是商业插画、公益插画、纯插画等, 都表达了设计者最直观的信息。
4.3 东昌府木版年画与插画设计的视觉语言表现
东昌府木版年画以人物神像类、扇面戏曲类、小说故事类等题材为主,表达驱鬼镇邪、福寿吉祥、富贵吉祥等吉祥寓意,歌颂爱情、 亲情、友情之间等人伦之情,以及对礼、义、仁、爱、信等美好品质的讴歌。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题材相比,较少描绘山水花卉类、生活风俗类、时事幽 默类等题材的作品。
在色彩上,与杨家埠木版年画相比,较少描绘山水花卉、生活风俗、时事幽默等题材。不同时期的东昌府年画用色纯度有别,如清朝晚期作品色彩偏暗、朴素,当代作品色彩饱和度更高。
第五章 东昌府木版年画插画设计的活化
5.1东昌府木版年画插画活化设计
在东昌府木板年画插画设计实践中,掌握了软件工具使用技巧,可利用矢量软件AI、位图软件PS、平板绘画以及Flash、3D、AE等新媒体软件进行插画活化实践。通过人物形象、场景元素、三维插画、动态插画等形式,以全新视觉语言进行插画设计,打破静态展示效果,实现多维度展示和非遗活化背景下的视觉传达。
5.2 东昌府木板年画插画的衍生品设计
原始社会的人们崇拜自然,敬畏神灵,因此他们在创作时,总是以神灵为主
题。这种对神灵的崇拜,东昌府木版年画中同样表现天王、灶神和财神等神灵形象,以满足民众的信仰需求。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繁衍的最求是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我们应当传承这种精神。同时应当对元素进行提取,东昌府木版年画元素的提取与转化方法大致有两种,其一是直接取自于年画中的元素;其二是对传统图形现代化转化再设计。东昌府木版年画元素的图形现代化转化再设计,以插画为载体,从年画中提取原始形象人物中的代表性纹饰如铜钱、如意、寿字纹、植物纹等,通过点、线、面 等创意变化和组合的方式,将其用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方式进行重复排列, 改变原本纹样的固有形态,将辅助装饰元素与整体图形元素保持协调和统一。
参考文献:
[1] 周策.《关于非遗东昌府木版年画活态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文化产业,2022.
[2] 岳彩静.《东昌府木版年画体系表征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
[3] 刘玉梅.《东昌府木版年画之民间性特征论述》[J].天工,2021.
[4] 樊艳慧.《探寻东昌府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
[5] 李晓红; 王尚.《东昌府木版年画融入公共艺术的可行性探析》[J].大观,2019.
[6] 谢昌一.《东昌府年画研究》[J].年画研究,2018.
[7] 高晓艳.《东昌府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22.
[8] 蔡佳婧.《凤翔木版年画艺术语言的现代设计表现》[D].西安工业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