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业档案看单位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发展

期刊: 中华遗产 DOI: PDF下载

王成伟

五莲县叩官镇便民服务中心,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

事业档案作为记录单位发展历程、反映组织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不仅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更是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制度变迁、重大项目、典型人物等信息的长期积累与系统保存,构成了单位文化传承的物质基础与精神纽带。本文以事业档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单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价值及作用机理,探讨了当前事业单位在档案文化功能挖掘中的不足,并提出了从内容建设、信息化手段、文化展示平台等方面强化档案文化作用的路径。研究认为,事业档案是单位文化的历史见证、价值导向和精神传递媒介,只有在科学管理与系统利用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为单位凝聚力、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持久动力。


关键词

事业档案;单位文化建设;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档案利用

正文

引言

单位文化建设不仅关乎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直接影响外部形象与社会影响力。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文化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管理制度与行为规范中,更深植于长期积累的历史记忆与精神传统之中。事业档案作为记录单位发展全过程的重要载体,承载了制度沿革、业务成就、先进典型、精神理念等丰富信息,是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发展创新的重要资源。通过对档案的系统整理与深入挖掘,可以使单位成员更好地了解组织的历史沿革与精神价值,从而增强身份认同与使命感。同时,档案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还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与利用,将单位文化向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传播。因此,从事业档案的角度审视单位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揭示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还能为文化创新与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一、事业档案与单位文化的内在联系

1.1事业档案的文化价值

事业档案不仅是行政管理和业务运行的记录工具,更是单位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承载体。档案中保存的制度文件、业务成果、重大活动记录、员工风采、荣誉证书、领导讲话稿、内部刊物等,构成了单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信息不仅反映了单位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管理理念与战略方向,也记录了单位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具体措施与精神风貌,体现了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取向与核心信念。通过对档案的系统整理、分类与深入研究,可以提炼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单位特色的文化元素,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和凝聚力的文化符号,增强职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例如,单位在资源匮乏或外部环境不利的条件下,依然高质量完成重大任务的事迹,在档案中不仅是客观事实的记载,更是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符号能够在单位文化中长期流传并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档案的这种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对外宣传、形象塑造、文化教育等多种途径不断放大,形成组织独有的精神标识和竞争优势。

1.2档案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事业档案在单位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一方面,档案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能够将单位的发展轨迹、制度沿革、业务成就、先进人物事迹等以真实、系统、连续的方式呈现,使后来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并继承过去形成的文化成果,避免历史记忆的断裂。另一方面,档案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吸收历史经验与智慧,而这些经验往往沉淀在档案资料中,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和制度优化的重要参考。此外,档案中的文化信息能够通过多种现代化传播方式,如内部刊物、专题文化展览、数字化展示平台、互动式档案馆等进行再加工与呈现,让更多单位成员和社会公众了解单位的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从而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度认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在文化传承机制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化、可视化和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使文化传播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形成双向互动与持续深化的文化交流过程,进一步推动单位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二、事业档案在单位文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2.1档案文化价值认识不足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对档案的功能认知仍停留在行政管理和法律凭证层面,忽视了其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档案管理部门与文化建设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作,档案中的文化资源未能被系统挖掘与利用,导致档案的文化价值长期被埋没。缺乏文化视角的档案整理方式,使得档案难以直接服务于文化活动和形象建设,限制了其在增强单位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发挥。

2.2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利用不足

虽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档案文化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条件,但不少单位在档案数字化建设方面进展缓慢,存在电子档案数量有限、数字化质量不高、信息检索效率低等问题。缺乏统一标准与系统化平台,使档案资源难以实现跨部门共享与文化展示,阻碍了档案在文化传承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多媒体档案管理方面,一些珍贵的音视频资料由于数字化技术和存储条件不足,未能得到有效保存与利用,文化传播的素材资源受到限制。

2.3档案文化展示平台单一

目前事业单位在档案文化展示方面的形式较为单一,多以内部资料查阅或小范围展览为主,缺乏与公众互动的多元化传播渠道。文化展示手段创新不足,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传播,导致档案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有限。同时,一些单位在文化活动策划中未能与档案资源紧密结合,文化宣传缺乏历史厚度与文化深度。

三、强化事业档案在单位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路径

首先,应强化档案文化价值的认识,将档案管理纳入单位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建立档案部门与文化宣传部门的协作机制,共同策划以档案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活动。通过专题档案整理、文化主题展览、历史沿革编年等方式,系统提炼档案中的文化精华,使其转化为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文化符号。其次,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步伐,建设集成化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平台,采用高质量数字化技术对珍贵档案进行保存,确保其长期可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检索等技术手段,提高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可访问性与利用率。此外,应创新档案文化展示平台与传播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数字展厅、互动APP等多元化渠道,将档案文化以更具吸引力和参与感的方式呈现给内部职工与社会公众,形成文化传承的广泛共鸣。同时,应注重多媒体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将历史影像、音频资料与现代叙事手法结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提升档案文化传播的生动性与影响力。

四、结论

事业档案作为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其价值不仅在于记录历史,更在于通过承载和传递精神理念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档案文化功能的认识、信息化建设和展示利用方面仍存在不足,制约了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未来,应以提升文化认同与社会影响为目标,将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制度保障、技术支撑和创新传播共同推动档案文化功能的充分释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事业档案将在单位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增强单位凝聚力、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驱动力。

参考文献

[1]郭宝珍.浅析基层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隐私保护措施[J].四川劳动保障,2024,(12):18-19.

[2]王剑.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人事档案审核归档问题和对策探析[J].黑龙江档案,2024,(06):97-99.

[3]刘晓非.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J].四川劳动保障,2024,(12):74-75.

[4]阚利峰,姚明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隐私保护与合规性研究[J].黑龙江档案,2024,(06):82-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