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语视角下安徽省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以大别山为例
摘要
关键词
大别山;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乡村振兴
正文
基金项目:铜陵学院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外语视角下的红色文化新征途——以安徽省红色文化创新式发展为例)
项目编号:202310383044
引言
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是顺应农村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它符合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核心思想。大别山“红色+”是大别山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以红色文化为基础,在创新和发展中形成多种新的内涵。著名的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落后,但旅游资源丰富,通过积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可以推进老区的经济发展。
一、大别山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一)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的概念
1.红色文化的概念
红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红”并不只是一种色彩,它还具有引导、选择和定位的作用,尤其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独立、国家富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特殊文化景观[2]。“红色文化”早已成型,并继续存在的一种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文化的发展。从广义方面来讲,所谓的“红色文化”,就是落后的旧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进步,逐步变成如今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繁荣又强大的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所形成的一种红色文化,又称“红色乡土文化”。像大别山红色文化、井冈山红色文化、沂蒙山红色文化、延安红色文化、西柏坡红色文化、遵义红色文化等。狭义上的“红色文化”和广义上的“红色文化”这两种类型,都同为中国红色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之间是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是共性与个性的差异[3]。
2.红色旅游的概念
“红色旅游”是指在新中国革命时期,由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所做出的巨大成就,它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是其内涵,组织参观、学习和观光游览的专题旅游活动,是中国目前的一项具有革命历史、历史文化旅游的特色,它的时代、范围、内容都是特定的。而“红色旅游”则是以“红色”为核心、“纪念地”和“标志物”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有价值的观光和旅游服务,它是一种将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推动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主题旅游。在旅游活动中,组织游客到传统的红色旅游线路和景区进行观光,通过对革命传统的教育,使参观者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培育新时期的精神[4]。
总的来说,“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旅游,组织旅游者去餐馆,为了了解学习革命传统、振奋精神、放松和增加经验而进行的旅游。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现状与特点
1.现状
大别山地区缺乏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基金;大别山还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2.特点
(1)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仰。大别山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区域,在鄂豫皖两省成立后,大别山人民在革命和血战中,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2)要靠人民的思想,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大别山地区屹立28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同广大人民的血肉相连。
(3)坚韧不拔的斗争勇气,团结合作,以大局为重。
(4)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求真务实。大别山人民经过多年的努力,不断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
(三)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1.现状
(1)开发人员对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知之甚少,而开发企业大都不从事长期的红色文化研究,仅关注于旅游景点的建设,对红色历史的理解和洞察不足。如果不能有效地整合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不能再现历史,不能让游客身临其境,就必须依靠旅游者自己的文化素养来弥补。
(2)由于缺乏专业的红色旅游开发人员,因此,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大胆创新、热爱红色旅游的积极性,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大别山区域地域广阔,地域遍布三省,但三省间缺乏有效的交流,造成了发展上的矛盾,不同省份的旅游景点之间存在着恶性竞争,互相制约、发展缓慢,这对于整个大别山区都是不利的。大别山地区旅游景点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特点
红色的历史在大别山地区根深蒂固,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影响力强。大别山地区可以说是红色历史的见证,它留下了数千个革命遗址,中国第四方面军在此建立,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邓军队于一九四七年六月跨过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战路的反攻。大别山地区对国民党政权的强大制约作用。
大别山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具有广阔的地理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大别山区位于湖北省,河南省,安徽三省的边界,长江和淮河的分界线上,森林面积很大,这里有南北两种植物,河流和瀑布比比皆是,天堂寨、白马寨、万佛湖、龙潭大峡谷、佛子岭睡美人均集中在这里。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大别山区域竞争激烈
大别山是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长江和淮河交界处。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罗田、应山腹地的湖北省大别山南麓大别山生态旅游区。现在,安徽、河南都有大别山风景区,而大别山的发展也是鄂豫皖三省争夺的重点。湖北省麻城、浠水、英山、罗田等地都有竞争,罗田县与英山县的协作也有一定的问题。只要正确地掌握了这个竞争,才能实现区域间的合作,推动区域健康发展[6]。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问题
大别山区在发展初期,仅限于在地方官方网站上进行宣传,大别山地区线以下红色旅游资源的推广力度不够,线上宣传、线下联动以及大别山地区的连通性和红色旅游资源约束[1]。
当前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各博物馆、纪念馆的研究还不深入,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尤其是县城的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在原址建成的,设备非常简单,陈列技术落后。尽管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保护水平,然而,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比较分散,规模不大,特别是关于红色的作品,极少展出。这对于大别山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不利的作用,而且也无法满足大多数游客的需要。博物馆和纪念馆是近年来在社会福祉领域中的一种重要载体。可谓是喜忧参半。除了一些场地的投资增加、环境展示条件有所改善、经济状况良好之外,多数博物馆都处于冷清状态。这是由于博物馆自身存在着宣传力度弱、陈旧陈旧、形式单调、设施简陋等问题,无法满足公众的需要,也很难激起民众对博物馆的热情[13]。
(三)大别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相对于其它景区来说是落后的。大别山区是我国的重点、特殊困难地区,它的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别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很大,特别是没有连接各个红色旅游资源的运输,因此,大别山地区的旅游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一、 二 级公路年久失修,路况较差,路标不明显,景区道路、标志、安全以及其它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所以,建立起一条连通鄂豫皖三省的交通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许多景点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游客中心、停车场等,特别是景区公共厕所的数量和质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除此之外,境内景区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也较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工作不规范,服务也不完善。国内星级宾馆稀少宾馆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堪忧,更缺乏大型会议、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的大型会议中心。此外,大别山很多景区还没有5G网络和无线网络,网上购票和智能导游功能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战略
(一)实施区域合作战略,提升大别山区竞争力
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利益本体包括林业、城镇建设、宗教、旅游单位、企业、当地居民等,要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理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大别山地区的旅游事业。大别山位于多省交界处,因而,区域合作的重点不只是大别山地区,而是安徽和河南大别山地区的协作,为大别山的发展和大别山的总体形象奠定了基础。要注意大别山发展、新农村建设、中部崛起、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低碳经济、创建旅游名村等。另外,由于辖区多,行政体制条块分割,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存在着很多问题,同时也受到了旅游行政机构的制约。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红色旅游的管理力度,推动多个行业、多个企业共同努力,使其更加深入、更加强大。加强与各兄弟省市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要树立大旅游理念,协调不同产业的系统运作,促进资源的保护、发展和发展,大别山的红色旅游要真正团结起来。大别山地区分布广泛,开展区域合作对于大别山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大宣传,打造特色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品牌数量是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大别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在旅游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当今社会,文化积淀,精神文明建设,大别山的品牌建设和“红色文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拓展[7]。
在打造大别山旅游品牌的进程中,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地位不可忽略。当前,大部分地区对大别山的认识有误,本末倒置,使旅游产品的内涵更加复杂,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大别山要以红色作为核心,再加上其他的旅游资源,用“魂”创造大别山的特色。整理和合成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麻城、红安、大悟三个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成具有独特意义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以各种形式将红色旅游和六大元素合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旅游者能真切地感受到红色的真正含义。在大别山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其他的旅游也不能被忽略。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红色旅游资源,否则会导致产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内容单一,很难在总体上体现大别山的特点。大别山旅游产业集聚区要充分发挥协同发展的综合优势,打造大别山旅游品牌,在大别山旅游开发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完善大别山红色旅游基础设施
大别山区地处三省交界地带,在大别山地区的基本建设上,要有系统的思想,加强与鄂豫皖运输系统的合作与沟通,整合大别山区三省运输,开辟三省出口路,增添修建环大别山铁路、加速京九线阜阳到黄冈线,武汉到合肥沿江高铁等大别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以红色旅游的核心地带为中心。重点建设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影响显著、以发展红色旅游景区为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体系。为了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建设旅游景点的停车场和公厕,要完善景区的配套服务,建设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公共设施,形成“食、住、行、游、育” 的红色旅游综合性服务系统[1]。
(四)优化组合,打造特色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产品
从发展模式上来看,大别山地区的产业整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其它产业的结合,特别是将红色旅游和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红色旅游产业链。比如展示大别山地区的农业文化、复制革命遗物的手工艺品、红军特色的饮食等,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充实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其生态涵养、养老健康、休闲观光等作用。休闲农业的发展、打造红色旅游精品项目、分享经济的发展、强化红色旅游体验、发展红色旅游体验服务、生态手工业、绿色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的红色旅游景区及其周围工业体系[1]。
参考文献
[1] 袁进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J]. 中国商论,2021(20):46-48.
[2] 杨栋.红色文化的内涵解读与时代价值[J].红色文化学刊,2020(01):84-92+112..
[3] 梁家贵.略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研究方法及当代价值——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例[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7,3(01):21-26.
徐仁立,刘建平.关于红色旅游含义和特点的再认识[J].武夷学院报,2011,30(01):5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