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摘要
关键词
非遗文化;校园文化;数字化
正文
课题:2022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22SCT011)、2023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调研课题(23WLV004)、青岛工学院横向课题(JZJ202304)、“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助力高校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题号2023187)
1.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通过保护与开发,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百姓日常生活,传递历史文明的声音、沟通古今。
习近平同志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指出,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的提出为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动力。
地方院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高校育人水平、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问题
目前,高校非遗传承主要渠道式开设公选课程,将非遗文化课程纳入高校公共艺术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中;传承人开设工作室、举办讲座;开展学生活动等方式。但是还存在缺少高质量、系统化的非遗文化课程资源,非遗文化实践教学基地规模小且分散,校内非遗文化传播机制和阵地相对单一,对非遗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还不够等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高校重视程度不够,顶层设计不完善,缺少制度、经费、团队等支持,各部门没有统一规划、协调;学生日常学业压力较大,对于非遗文化仅通过1-2门课程学习,认知还不能达到一定高度;非遗文化课程仅局限在公选课,没有与相关专业课有机结合;非遗传承人大多年龄偏大,语言障碍、教学方法单一、缺少教学资料等制约了传授效果;缺少高质量的非遗文化活动、学生被动参加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与传承路径
构建“六位一体”的高校非遗文化建设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顶层设计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课程为载体,以实践基地建设、新媒体宣传、党团活动为阵地,以科教产为主要形式,将非遗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提供沉浸式的体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实效化水平,既要高远、又接地气。
(1)抓好顶层设计,对非遗文化传承做统一规划
高校需将非遗保护与传承纳入学校发展规划。高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应将文化传承作为重要一项列入其中,其中就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现统筹规划。建设非遗工作室、研究院(中心)和科教产组织,建立完善的引入、管理、考核、奖励机制和政策以促进团队建设和工作室建设。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将非遗保护与传承费用纳入年度预算,以专项经费的方式为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基地建设、活动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2)强化三支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高校开展非遗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高校应完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强化三支队伍(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实践指导团队)建设。一方面,组织自有教师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类非遗传承培训,提升教科研水平;大力支持三支团队合力开展调研,与地方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学习非遗知识与技艺,拓展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引进非遗传承人,创造条件让传承人在高校里能够教授、培养更多的人,并结合课程录制纪录片、宣传片、线上课程等,让更多人能够受益。高校应将专兼职队伍充分融合,克服自有教师非遗理解不深和非遗传承人缺少高校教学经验的问题,打造同时具备非遗知识和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队伍。
(3)做好非遗课程资源建设
教育部规定高校本科学生需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各地高校纷纷将非遗文化课程纳入高校公共艺术课体系。以青岛市为例,胶州秧歌、茂腔、柳腔、胶东大鼓、鲁绣、剪纸等都可以纳入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螳螂拳、孙膑拳、三铺龙拳等可以纳入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中。这些已经相对比较成熟,高校更应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专业课体系中,如即墨老酒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可融入食品工程学院相关课程,胶州剪纸、泥塑、胶州作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宗家庄木版年画、葫芦雕刻等可融入艺术类、设计类相关专业课程,开设“非遗创新设计”等课程,课程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让学生感受匠人精神,不断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养分,提升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职业精神。
线上课程建设也十分必要,非遗传承很大一部分靠口述,而且据调研约半数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年龄在70岁左右,且继承人缺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这些项目的数字化传承、记录就显得更为重要。录制非遗课程可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非遗的魅力,投入到保护、传承中来。
基于此,非遗教材建设就需要加大力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完善教材编写、选用使用。一方面要加强意识形态引导和课程思政建设,另一方面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吸收新技术与产业相结合的案例写入教材,与文旅局、非遗传承人等合作开发教材和数字教材。
(4)不断进行实践创新
实践基地:高校应加大校内外非遗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建设本地或特色非遗展厅和数字化博物馆,以青岛市高校为例,可建设山东或青岛非遗博物馆,也可结合上合国家战略联合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其他高校、单位建设上合国家非遗博物馆、非遗数字博物馆。非遗传承人还可以在校内建设非遗工作室、非遗工坊等,让学生可以在校内亲身体验剪纸、泥塑、黑陶、秧歌、古典家具等设计、制作过程。高校可在文旅局、教体局的协助下与校外非遗文化实践基地、展演基地等签订协议,强强联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非遗融入校园,使非遗文化和高等教育有机结合,赋予传统技艺更多的时代内涵[]。
实践活动:学校党委、团委积极开展非遗推广类党团活动。学校党委应结合习近平习近平同志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指示精神,组织学院党委(党总支)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坚定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和转化。校团委和二级学院团委(团总支)应积极开展非遗文化活动,如开展“非遗文化”三下乡活动、非遗文化艺术节、非遗研学游等,建立非遗相关社团,让非遗融入校园生活,让非遗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各学院在科研、大赛、产教融合等方面也积极融入非遗元素,将非遗文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产业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带领年轻人不断将传统文化与当代需求相结合,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当代价值,激发青年一代创新意识、文化自信。
(5)加强新媒体宣传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需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责任。高校应通过文旅局,积极对接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一方面借助高校自身的设计、艺术、传媒、电子商务等专业助力非遗传承人开展直播、短视频和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运营;另一方面高校宣传部门也可以将学校开展的、参与的非遗活动进行系列宣传,让学生们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进而能够深入探究、继承、发扬。
(6)开展科教产活动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组成科研团队,围绕非遗传承与发展、产品设计与应用、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育人路径、非遗产业化、数字化等进行研究,合作申报各类课题。高校的艺、体学院、经管学院等可以与企业、传承人或者工作室共建产业学院,打造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非遗+产业”让非遗迸发新的生命力。老师们也可以带领学生以非遗为主线,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开发新的非遗产品,让非遗活起来,焕发旺盛的生命力。以“胶州秧歌跳舞毯”为例,可以采用三维扫描的方式,对秧歌舞者的动作进行扫描,可以形成与实际人体动作一致的点云图,再通过三维建模在数字空间对实物建立3D模型,保证模型具有高保直的特征,建模后的数据,为数字孪生提供技术基础。将各类人物的动作全部建模之后,开发出程序,应用到跳舞毯的视频中,可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大规模柔性定制,提升非遗文创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