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俗文化融入与民宿空间设计研究

期刊: 中华遗产 DOI: PDF下载

刘梦娇 邵丹(通讯作者)

大连工业大学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民宿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正日益成为连接城乡、弘扬地域民俗文化的新平台。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民宿空间设计之中,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与内涵,促进地方特色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本文结合特色民宿的基本功能以及民俗文化在民宿中如何体现,阐述民宿空间规划与设计的要点。通过这一系列研究,期望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民俗文化与民宿空间设计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乡村振兴;民俗文化;空间设计

正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重要政策导向。通过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尤其是民俗文化资源,能够提升乡村经济活力和社会价值。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需求的增长,民宿作为一种深度体验当地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载体,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民宿设计中,可以有效传承和活化传统文化,赋予民宿独特的内涵和魅力。

二、民俗文化融入民宿空间设计的方法

一)民俗文化元素在民宿空间设计中的提取与转化

文化调研与提炼:对目标区域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当地的历史传说、传统工艺、建筑风格、生活习俗、艺术装饰等。提取最具代表性和故事性的文化符号与元素,如图腾图案、色彩搭配、材质纹理、家具样式、园林造景手法等。
    元素重构与创新:将提取的文化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进行再创造,既要保持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又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舒适性需求。如将传统的木雕窗花用于现代门窗设计中,或利用当地特色石材、木材打造独特的墙体与家具。
    细节与氛围营造:通过软装设计(如挂画、摆件、床品、灯具)进一步展示民俗文化,确保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体现地方风情。使用灯光、音乐、香气等非视觉元素增强空间氛围,使住客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
二)民俗文化符号在民宿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建筑外观与结构:参照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如土家族的吊脚楼、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等元素,保持或借鉴原有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使用地域特色的屋顶形式、门窗造型及雕刻图案,这些都是鲜明的民俗文化符号。室内装饰细节:在墙面、家具、窗帘、床品上使用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装饰图案,如剪纸、刺绣、年画、陶瓷纹饰等。设计定制的灯具、摆件等艺术品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

沂蒙山区某特色民宿“沂蒙记忆”依托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和淳朴的农耕民俗进行创新设计。建筑设计与环境融合:“沂蒙记忆”民宿选址于山腰或村落之中,利用当地石材、木材等自然建材建造,保留了沂蒙山区传统民居的石墙瓦顶特色,并采用当地工匠技艺进行修缮和改造,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案例中民俗文化融入民宿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

室内设计上,充分提取沂蒙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如使用红嫂剪纸艺术制作窗花、挂饰;床头背景墙上绘制具有沂蒙特色的乡村生活场景。家具选择和布局参照沂蒙山区的生活习惯,如设置火炕休息区,摆放手工编织的竹藤家具,以及用本地石材制作的生活器具。民宿内设有乡村博物馆或者文化展览区,展示沂蒙山区传统的农耕工具、手工艺品以及红色革命历史物件,让住客在体验住宿的同时了解地方历史文化。茶室或多功能活动区域则通过举办民间故事会、地方戏曲表演等活动,使游客深度参与和体验当地民俗风情。民宿周边结合农田景观打造,让客人可以亲自参与农事活动,体验采茶、种植等农业劳作乐趣。设计带有民俗特色的户外休闲区,比如利用沂蒙山区特有的竹林环境构建竹编凉亭,营造富有本土气息的休闲场所。餐饮服务中的文化传承:餐饮方面,提供地道的沂蒙特色菜肴,选用本地食材,挖掘并呈现沂蒙山区的传统饮食文化。
   沂蒙山区民宿的设计巧妙地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各个空间细节中,不仅丰富了民宿的内涵和品质,也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文化灵魂,从而有力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的进程。

三)案例效果评估与经验总结

将沂蒙山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民宿的设计之中,不仅丰富了民宿的空间内涵,也让民俗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和活态利用。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的民宿空间设计,能够为游客提供深度的文化体验,满足其对地域文化和乡土风情的探寻需求,从而显著提升了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民俗文化与民宿空间设计的融合创新,有力推动了沂蒙山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通过民宿这一平台,沂蒙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展现和传播,使得乡村社区能够在发展中坚守文化根脉,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保护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俗文化融入民宿空间设计的路径与建议

(一)针对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提出民俗文化融入民宿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方向

尊重与保护原则:首先要充分尊重并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遗产,避免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简单复制或滥用,而应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确保在设计中真实、完整地传承和展示。

原生性与创新性结合原则: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生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审美和功能需求进行创新设计,使民俗文化元素与民宿空间的实用性、舒适性和艺术性完美融合。
    互动体验原则:通过设计让住客能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民俗活动,如手工艺制作、地方美食烹饪等,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沉浸式体验。
    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当地资源,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同时考虑民俗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使之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相关政策与措施建议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室内空间

在整体规划过程中,将民宿空间考虑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合理规划其位置和布局。同时,配套设施也应与民俗文化相呼应,鼓励民宿与当地手工艺品、本土特色美食等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有助于扩大经济效益,推动民宿文化与当地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满足个性化体验服务

鼓励民宿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定期举办各类民俗节日庆典、民间艺术工坊、农耕生活体验等活动,增加民宿的独特魅力和个性化体验价值。

文化保护与传承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宿业主将当地的民俗文化元素融入空间设计中。开展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为民宿空间设计提供准确的民俗元素参考。同时,组织培训班和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创新。

、结论

乡村民宿的发展依托于丰富的乡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民宿设计中,不仅能赋予民宿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提高其市场辨识度,还能有效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陈亚文.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沂蒙山区民宿室内设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2.DOI:10.27363/d.cnki.gtsfu.2022.001103.

[2]黄兰兰,张翔.《基于 Citespace 对国内近十年 民宿发展的研究综述与展望》,《四川 旅游学院学报》,2020 ,第 1 期,第 77-83 页。

[3]刘思邑,《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设计研究》,成都大学,硕士论文,2021年。

[4] 孙祯华,林晓东.《基于地域自然环境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17 ,第 15 期,第 145

[5]康思斯.试析乡村民俗文化影响下的特色民宿空间设计[J].百花,2023,(11):50-52.

 


...


阅读全文